在公共技术服务领域,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的能力与成果居全国前列。该平台副总经理李郭成介绍,成立四年来,平台科技服务收入与服务项目数量连续以超过50%的增长率快速成长,目前已搭建了生物医药集中监管平台、临床转化平台。一方面,该平台提供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大大节约企业科技创新成本;另一方面,在企业药物质量控制等业务领域,该平台集聚产业资源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在助推新区科创企业腾飞的过程中,平台自身不断探索创新,已成为近年来全市首个入选瞪羚企业的“国字号”。
不仅如此。近年来,江北新区科投集团还投资组建了基因与细胞实验室,共建南京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创新中心、南京光电技术创新中心、南京鲲鹏·昇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面向全国累计服务900余家企业。

在科技金融服务领域,江北新区同样不断创新。“十三五”以来,新区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与资本的深度融合,聚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交易转让、融资租赁、信托及证券化等新业态发展,创造了近十项“江北经验”。新区先后建成全国最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全国首个知识产权证券化专业平台。江北新区科创集团人士总结道:“高成长性企业奔跑加速的背后,少不了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
连续三年上榜市独角兽的世和基因,创立初期,缺乏启动资金和仪器设备,江北科投集团通过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为世和基因提供了第一台价值200多万元的小型测序仪,让起步阶段的世和基因有了良好的生存土壤。今年二季度,江北新区融资总额约20亿元,10家企业成功跻身“亿元融资俱乐部”。截至目前,江北新区今年入选南京市独角兽、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111家,居全市各区县之首。迄今为止,江苏类似的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平台仍然较少,常态化机制尚未形成。南京江北新区的经验虽显得“超前”,但无疑是全省科技服务创新升级的标尺。
在制造业创新涌动的苏南城市,新型研发机构也正在加速成长。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集成电路创新服务平台面向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提供技术开发、检测分析、技术咨询等服务与产学研合作,主要服务于苏南区域泛半导体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核心服务对象,目前已服务企业超百家,服务金额达千万元。前不久,常州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技术服务公司获得了中浙高铁、瓦轴、洛轴等国内知名轴承厂家CR400BF齿轮箱国产化轴承试验验证订单。
近年来,江苏科研与技术服务业快速成长,是最具活力的产业业态之一,同时也面临不少问题挑战。一是创新结构失衡。比较而言,中小型科技企业研发投入高、成效好,支撑江苏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全国领先,但量大面广的制造业企业科技投入普遍不足,特别是制造业头部企业对科研与技术的投入与需求均相对较低,与行业领军企业差距较大。二是机构质量不高。不少机构缺乏专业性,难以有效满足市场需求方个性化、前沿性需求。三是人才结构失衡。高端技术经理人占比低,在科技创新领域则缺乏战略型科学家。四是“源头活力”不强。科技金融服务的区域分布高度不均衡,沿海、苏北等地进入产业突破期,对金融需求旺盛,但相应的金融服务尚未有效跟进。
推进科研与技术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技术服务产业化应用。构建以应用场景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在做强研发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大力促进专业技术服务与产业融合发展。二是提升服务机构专业性。积极引进国内外科研与技术服务领军企业,加强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纪人队伍专业化建设。三是拓展科技金融。鼓励引导科技金融组织拓展市场,加强对苏北、沿海等地开发建设支持力度,增强科技金融产业“源头活水”功能。
标签:
江北新区
南京光电技术
科技金融服务
新业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