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造星”拼出千亿产业集群

来源:北京商报  发布时间:2025-01-23 14:47:30 

1970年,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这颗诞生于海淀的卫星已经飞行近2万天。2024年,商业航天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新质生产力代表及新增长引擎之一,海淀创造新的里程碑。

作为北京市“南箭北星”产业布局中“北星”主要承载区,海淀区现有商业航天领域企业及机构近200家,头部企业占全国1/4,航天技术实力和产业资源处于全国领先。根据《海淀区建设商业航天创新高地行动计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海淀区将面向商业航天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实现空天信息科技领域全面领跑,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根据202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北京要重点培育商业航天等20个未来产业,在北京两会期间,北京商报记者通过与相关产业代表交流,进一步探寻了“造星”的路径。

近200家

走进“‘两弹一星’在海淀”主题展,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照片挂在红色的墙上,其中22位工作、生活在海淀。“我们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实际上都是从这里(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走出来的,继承了‘两弹一星’精神,海淀也创造了很多奇迹”,海淀区委书记张革说。

据了解,海淀区已初步形成涵盖卫星研制、地面站与终端设备、卫星测控、卫星运营、“通导遥”应用等除火箭发射外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现有商业航天领域企业及机构近200家,头部企业占全国1/4,在轨运营商业卫星占据国内近1/3。

商业航天,是指以市场为主导、具有商业盈利模式的航天活动,旨在通过商业市场的方式开展航天技术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发射和应用。

2025年1月13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将微厘空间01组10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实现我国2025年商业航天发射任务开门红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就在海淀区。

海淀区希望充分发挥央企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央企民企协同联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深化资源共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链优化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双百双千”

根据《海淀区建设商业航天创新高地行动计划(2024—2028年)》,到2028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航天创新高地,成为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力量。在卫星星座设计、先进有效载荷、关键部组件等环节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涌现一批原始创新成果,部署一批具有商业价值的高质量星座。实现“双百双千”目标,建成1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培育100家专精特新企业,在轨运行卫星数量超1000颗,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星谷”产业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放大到北京,“南箭北星”格局已初步形成。“南箭”以经开区、丰台区、大兴区为主,聚集全国70%以上的商业火箭整箭企业,拥有全国最完整的火箭研制产业链;“北星”则以海淀区为主,形成了全国卫星制造产业链最全的聚集区,整星研制能力全国领先。

当前,全球太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新四化”发展趋势,即低轨化、低成本化、星座规模化、商业化,空天信息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空天信息产业是运用火箭、卫星、探测器、登陆器等空天设备以及空间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收集、存储、处理、分析来自空天领域的信息并提供多样化服务的新兴产业。

成立于2016年的航天驭星就属于空天信息产业,是一家航天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商,也是国家高新技术和中关村高新技术“双高”企业。目前,航天驭星已建成了包含60余套地面站在内的全球化的卫星地面站网和综合定标场,累计服务的卫星、火箭数量超370颗。

数据有潜力

202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中,商业航天和人形机器人等是20个重要培育的未来产业。按照海淀区政府工作报告,海淀区今年将加快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促进卫星小镇产业集聚,前瞻布局算力星座,支持空天信息产业园建设。

北京市人大代表吴双的另一个身份是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十一世纪空间”)董事长。二十一世纪空间是一家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注册成立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面向中国及全球客户的空间遥感大数据服务商,创立了国内外知名的北京系列遥感卫星品牌,为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卫星遥感大数据和空间信息综合应用服务。

遥感技术日新月异正为商业航天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它能从太空获取海量地球表面遥感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关键数据与决策支撑。

谈到面向公众的卫星遥感应用时,吴双向北京商报记者举了卫星技术加教育、在线服务、数字文创等案例,将遥感观测数据用视频、平台服务等方式供公众所用,“二十一世纪空间积累了20多年的数据,可以让这些数据发挥更大的作用,用数据赋能各行各业、丰富公众生活”,她表示。

航天驭星副总裁兼总工程师曹梦在跟北京商报记者交流时也提到了数据,“随着我国各个卫星星座运营商空间信息数据获取能力的提高及越来越迫切的星地数据交互需求,公司2025年计划入网大口径地面站近20套,持续完善我们的卫星地面站网,并且进一步改造提升我们的固定遥感卫星定标场,同步建设完成并推出航天云数据中心服务。除了可以大幅降低卫星运营商数据获取及管理成本,还能进一步帮助用户拓展数据应用,开发新的应用场景”。

标签:

关闭

(新春见闻)“中国布鞋之都”:一双布鞋“闯”世

中国人过年一直热衷于穿新衣、新鞋。春节前夕,记者走进中国布鞋之都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探访发现,这里鞋企正在赶制订单,一双双成...更多

2025-01-23 14:31:02

演艺市场井喷式增长 “嗨起来”的长春更有范儿

中新网长春1月21日电 题:演艺市场井喷式增长 嗨起来的长春更有范儿作者 李钊 金乔2024年12月31日晚上临近9点,长春南溪里文旅小镇Yamu更多

2025-01-23 14:27:26

广东佛山成立AI小模型产业联合体

中新网佛山1月21日电 (孙秋霞 阮文倩)模界·企业AI应用商城发布会暨佛山市AI小模型产业联合体成立大会20日在佛山举行,这是佛山探索以AI+更多

2025-01-23 14:00:43

浙江区域观察:高速如何助力产业动能“澎湃”?

中新网宁波1月21日电(奚金燕 王雨晨 罗禹禹)在浩瀚的东海之滨,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不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更多

2025-01-23 13:55:42

刘元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从管道式开放走向

中新网上海12月19日电 (高志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真正的破局,需要从管道式开放向平台式开放转变,在制度上赋予相应一些特...更多

2024-12-19 19:00:11

宁夏彭阳农民坐享“阳光收益” 首个家庭光伏发电

中新网银川12月19日电 (李佩珊 扈志明)12月19日,走进位于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古城镇高庄村王湾组村民张有明的家庭光伏电站,只见一排排光伏更多

2024-12-19 18:56:55

今年前11个月浦东机场口岸跨境电商直购出口单量同

中新网上海12月19日电 (张正光 姜煜)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19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浦东机场口岸共监管跨境电商直购出口商更多

2024-12-19 18:51:10

年终观察:浙江游戏产业何以领跑出海?

中新网杭州12月19日电(林波 曹丹)2024年,首款中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全球大放异彩。这是浙江乃至中国IP在游戏领域的首次国际性飞更多

2024-12-19 18:48:24

湖南浏阳产业强市“链”出发展新动能

中新网长沙11月27日电 (王艳明)今年以来,湖南浏阳市委、市政府全面发力10条重点产业链,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以赴强链补链延链,为实更多

2024-11-30 15:33:18

湖北咸宁:“一瓶水”赋能绿色崛起

中新网咸宁11月27日电 题:湖北咸宁:一瓶水赋能绿色崛起作者 胡传林 张倩龙 王铄晖之所以选择到咸宁投资,就是看中这里的区位优势和绿更多

2024-11-30 15:31:30